入门就放弃?有哪些靠谱好坚持的健身方法?

 或是为了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或是喜欢紧致的肌肉线条,我发现很多年轻女性都开始关注起健身这件事。 但是真说到开始做,很多同学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僵持在「我看过很多本书、转过很多条视频,但仍过不好这健身的一生」的状态的同学也不在少数。  所以今天呢,在参考了我身边和我寺能够坚持锻炼的一些小伙伴的经验,想给大家分享一些如何开始系统健身的思路。主要是想给健身新手/小白、觉得自己总是半途而废的同学做个参考,也许能帮你快速开始、更容易坚持下来。健身达人和健身大神就可以略过了,你们早已迈过这个阶段啦。如何开始健身如何开始健身,最常见的是两个方面的问题:我是个小白,都不知道有啥健身的方式/方法;我也知道一些健身理论和方法、甚至尝试过,但就是坚持不下来。有些同学可能也看过一些教程或者书籍,理论技能打满,自己都能说出针对肱二头肌的 8 个训练动作、高位深蹲的技术要点、什么心率范围理论上能最有效减脂等等。 但是,这些具体的知识往往是枯燥的,而且无论是增肌还是减脂,练起来都不是三天五天就能立竿见影的。——当一件事情很枯燥乏味又不能短时间见到效果的时候,当然就很容易放弃啦。  所以对于新手来说,先动起来并且坚持做下去还是最重要的,之后再循序渐进的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和方案。  首先,大体明确你的健身目的 一般咱们最常见的健身目的就是减脂和塑形 (增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有氧和无氧运动。 如果你希望单位时间内能更多消耗一些饮食中摄入的热量、或者希望提升自己的心肺能力、或者希望能降低自己的体脂率,那有氧运动对于这类需求是相对更能满足的。 有氧运动包括很多,比较常规的比如慢跑、游泳、做操、椭圆机、单车、各类 HIIT 运动等等。 如果是希望自己变得更有力量、身体呈现更好的线条感/曲线、皮肤能变得更加紧致,那偏向无氧的力量训练是更适合的。 当然了,实际中有氧和无氧的界限没有那么绝对,有的时候两者会重叠存在,可能在运动过程中就把两者都涉及了。 所以大家根据自己健身目的的不同,明确自己主要的关注方向,然后找准应该从哪个大的方向开始就好了。 别有负担,从一个你喜欢的方式开始很多同学可能大体知道自己健身锻炼的目的,也明白该根据目的更多侧重在有氧或者无氧的运动上,但总觉得好像很难坚持下来。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并不是强迫自己去坚持,因为强扭的瓜不甜啊。 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平时上学上班已经累的要死了,虽然健身锻炼的过程也经常累的要死怀疑自己为啥要花钱花时间找罪受,但至少还是得自己想要去才行。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你喜欢的方式去开始了。 比如你想更多进行有氧运动方面的锻炼,那方式其实真的超级多,任君挑选:简单不局限场地的跑步、爬楼梯…在家跟着 APP 或视频就能跟做的健身操、瑜伽、HIIT…健身房里的椭圆仪、划船机…健身类游戏,比如switch 上的健身环大冒险…包括现在国内外有很多专业团队开发了不少团体课,比如莱美 LesMills、Insanity,也有很多博主分享自己的一些训练视频,像大家熟悉的帕梅拉。 不论你是喜欢某种运动还是某个博主,多尝试,不喜欢就换掉,最后就会找到你喜欢的那个了。 像普罗卡斯特还一度对舞蹈挺感兴趣,但试了之后,他觉得还是不要把大量时间用在练习各种 旋转跳跃我闭着眼 isolation 和 wave 上面,现在他最常去的就是配着好听音乐跟空气搏斗的 BodyCombat 团课~而当你找到你感兴趣的那项运动或者方式,因为是你喜欢的感兴趣的,所以你也会想要做得更好,想要提升所谓的「运动表现」,那这个时候,你也会自己去主动寻找如何进行专项训练的方法了。  最简单直接的入门方式:找私教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快、最捷径的健身方式,就是找一个优秀的教练来针对性地指导了 —— 所谓钞能力。 教练会先了解你的诉求,比如是增肌塑形、减脂提升心肺、改善体态?还是专项性的比如想学街舞、想学搏击、想学空中瑜伽?然后 TA 会再根据你自身的情况去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也有一些健身机构会有类似训练营或者小班课的形式,虽然不是教练的 1v1,一节课也许 4-10 个人,教练也还算能顾得过来,价格也比单对单的私教课要优惠一些。 当然了,健身这事儿并不是一定要请一个教练才行,自己逐渐摸索也是可以的。但如果是想要对某项运动快速入门、想着也许少走一些弯路的话,由教练来针对性的指导教学确实还是有很大帮助的。想提升运动表现了?开始专项训练吧对于大多数运动来说,想要有一个好的运动表现力,对核心力量和稳定性都是有一定要求的。 但如果不给你任何前因后果,就让你每天去做各种平板支撑、卷腹、抗旋转训练,你很可能只会觉得特别无聊,get 不到做这些对你到底有啥用。 不过像上面也提到,在坚持一段时间自己喜欢的运动之后,很多同学自己就会有想要做得更好的想法,比如想要舞蹈姿势更到位、搏击打拳时更快更稳。 这时候通过老师、教练的指导,咱们自己就能大概意识到是时候需要额外做一些核心方面的训练来提升了。 这样更清楚专项训练的目的,训练起来也不会觉得过于枯燥,训练也会更有针对性、更高效 —— 这都是在健身过程中能逐渐 get 到的。 所以真的不用担心「万一我对舞蹈感兴趣,是不是就会迷失掉不知道怎么做力量训练了?」 如果你是真的对舞蹈感兴趣、想要跳好,后面估计还会主动给自己增加专项力量训练呢 (⁎⁍̴̛ᴗ⁍̴̛⁎)。  一些你可能关心的事情最后这部分来一起和大家简单说几个健身新手常见的问题,细细阅读可预防半途而废👇。 运动量越大越好、频率越高越好?不是的,整体还是要循序渐进,不要求快求难。 虽然对于健身来说,想要保证一定的运动效果是需要注意运动时间和强度的,但也不要一上来就玩儿命猛练。 新手、刚开始系统健身的人,还是要从低强度开始循序渐进,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逐渐提升。如果超出自己承受范围,定下不切实际的目标,比如之前运动量为 0,结果上来就计划跑步 10 公里 + 举铁 50kg,那…可以预见的是,本次的健身之旅也就到此为止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健身求快,反而容易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比如有的同学因为看了一些极速瘦身分享,一味追求快速减脂,结果造成月经不调;还有的同学上来就练,连举铁的基本动作和发力方式都没学会就上大重量,结果不仅训练无效,反而很容易伤到腰部、膝盖和肩关节、弄垮了身体。 有氧运动和无氧都要做么?根据健身目的和你的需求,可以以有氧为主或者无氧为主,但最好是搭配着都做一些。 有同学可能会想:我是想减体脂,应该多做有氧,为啥还要配合一些力量训练? 这是因为它们两个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比如无氧/力量训练可以增肌,肌肉量增加就可以提高你的基础代谢率,其实是有利于减脂的。同样,有氧增强肌肉耐力,也能有利于无氧运动的提高。 怎么局部减脂?很遗憾,没有局部减脂的方法。有同学一胖先胖脸,也有同学一瘦先瘦腿,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这大部分是由遗传之类你自己可能都无法控制的因素来决定的。所以如果你发现哪个朋友瘦腿成功其他地方好像没变,大概率不是她/他有什么特殊的局部瘦腿方法,也许只是对她来说瘦身先瘦腿、想减去肚子和脸上的脂肪更难...再比如,有人瘦身先瘦胸,很可能是因为胸部是偏脂肪型的。而有人瘦身似乎咋也不瘦胸,可能是因为胸部是偏乳腺型的。于是,结果虽然不同,但并不是因为运动方法不同导致的。不过进行不同部位针对性的力量训练可以让某个部位的肌肉线条更加清晰、看起来更加紧致,大家可以试试~会不会一不小心就练成「肌肉人」?肌肉真的不那么好练... 尤其对于女性来说,因为天生体内激素水平的原因,很难练出十分明显的大块肌肉。所以除非你特别特别努力而且方法正确,还得额外注意饮食和补剂,否则真的不用那么担心自己随随便便就举铁举成超级赛亚人。 运动后有酸胀感要停止训练吗?运动后肌肉有酸胀感是正常的,好久不锻炼的人猛一开始会更明显,一般 3-5 天酸胀感就会消失。 只要没出现过度不适(比如肌肉极度酸痛,膝关节疼痛,过度疲劳等),那么说明身体可以耐受当前的运动量,是可以继续的。 经期可以运动么?经期能否运动因人而异。 如果经期症状比较轻,注意避开挤压腹部的运动,比如卷腹,至少把强度控制在自己承受范围内就可以了。如果痛经严重或者月经量大,倒也不必勉强自己,健身不差这几天,强忍不适去锻炼效果也不一定会好,好好休息也是健身效果翻倍的一个好方法。好啦,今天的大长文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大家都能在这个春天动起来呀 (●°u°●)」。

查看详情

全球公认最佳作息时间表推荐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几乎所有生物诞生之初,就遵循无形的「时钟」繁衍生息,通过调节生物节律与地球旋转同步。因此,古人养生讲究「顺应自然」,现代生活中人体也有偏爱的节奏和规律。而维持生命至关重要的功能如脉搏、激素水平、睡眠、体温和新陈代谢等,都会被潜在的生理系统所影响,这就是「生物钟」。生物钟是人类活动自然形成的规律和结果。而经常熬夜、不按时吃饭等强行打破生物钟的行为,都会在潜移默化中令身心俱疲,而这些往往是疾病的先兆。本期特别分享全球公认最健康作息时间表。愿你能参考「生物钟」的节律,让身心时刻处于最佳状态,远离疾病的侵扰,收获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方式是为实现理想的生活状态▼清晨 6:00-7:00 逐渐苏醒研究发现清晨过早起床的人,血液中能引起心脏病的物质含量较高,因此7:00后起床对健康更加有益。如果在清晨6:00就早早醒来,不妨尽量闭目养神或躺在床上作简单的腹部按摩等,为新的一天做准备。清晨 7:00 起床迎着清晨的阳光,是起床的最佳时机。打开灯,重新调整体内生物钟,将身体切换到清醒模式。最好养成习惯,每天固定时间起床。早起之后,慢慢饮用一杯添加柠檬和蜂蜜的温水,在补充水分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身体酸度水平,保护身体免受炎症性疾病的侵害。清晨7:00-7:30 舒展身体运动是开启一天活力的助燃剂。当身体从睡眠状态完全苏醒之后,进行短时间的舒缓动作,可以加速新陈代谢,同时提升整日的情绪。清晨适度锻炼,可以改善能量水平和血液循环,促进淋巴功能。每天只需20-30分钟即可,如果天气好不妨享受户外的新鲜空气,建议以轻柔和缓的运动为主,如伸展运动、散步等。清晨7:30-8:00 享用早餐经过整夜的代谢与消耗,身体此时急需充电,享用一餐营养全面丰富的早餐,是开启一天的最好方式。如果长期不吃早餐,肠胃处于空腹蠕动状态,会导致形成血栓球蛋白引发血液凝固,诱发心血管疾病。饭后三分钟是刷牙的最佳时间,否则口腔细菌分解残渣产生的酸性物质,容易腐蚀釉质,损害牙齿。早晨8:00-9:00 通勤和准备研究发现,在早晨进行锻炼的运动员更容易感染疾病。因为免疫系统在这个时间段的功能最弱,因此尤其不适合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通勤路上适度的走路和站立,是开启一天的很好方式。可以利用路上的时间收听新闻或有声读物,学习新事物并帮助保持头脑清醒。上午9:00-10:45 攻克难题这个时间段,肾上腺素达到峰值,思考、分析和记忆能力最强,是学习和工作的最佳时段!适合用来做最重要,或最有挑战和难度的事,如攻克复杂难题或给报告列提纲等。高效利用这段头脑最犀利,思路最清晰的时候,集中精力完成一天之中最复杂、最有难度的任务,能够让你一整天都感觉卓有成效。上午10:45 休息放松转眼到10:45,记得停下来休息一下。15分钟左右,就能让你重新焕发精神:久坐族起身活动身体,喝杯咖啡或绿茶,同时不忘眺望窗外的景色,让眼睛、颈椎和腰椎都放松一下。上午11:00 补充水果上午的重要工作暂时告一段落,早餐的能量也消耗殆尽,此时可以补充水果。上午人体最适合吸收水果中的丰富营养,同时补充血糖,维持状态。除了水果,也可以补充适量综合坚果,对心脑血管健康大又好吃,记得一次吃一小把,避免热量过多。简单补充水果后,继续上午的工作。中午12:00-12:30 午餐午餐时间,无论再忙,都应该享用一顿丰富且营养均衡的健康午餐。保证能量的同时,避免摄入过多脂肪和碳水,否则容易昏昏欲睡。午餐最好选择离开工位,可以去餐厅食堂或者将外卖拿到更开敞的空间享用。切忌边看电脑或手机边用餐,长期如此会影响消化系统。中午12:30-13:00 午休片刻午时是人体气血交换之时,饭后疲劳感来袭,容易感觉头昏脑涨。此时适合午休,为身体和大脑充电。但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最佳。研究发现午睡对降低血压、保护心脏、提高记忆和免疫力都有好处。有的人喜欢在中午网购或打游戏,这样反而会让大脑时刻处于紧张状态,造成下午身体疲惫。午后13:00-16:00 创意工作午后是思维最活跃的时间,非常适合做创意性的工作,考虑工作中的创新想法,即使看似微小的改善,日积月累也会带来显著变化。此时是享受咖啡的好时间,既能给下午增加活力,又不会影响睡眠。记得在忙碌的工作间隙起身活动。例如爬楼梯或简单的身体拉伸,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去户外转一圈,此时阳光和煦,是晒太阳的好时机,新鲜空气也会激发灵感。下午16:00 简单加餐下午16:00左右,很容易感觉心烦气躁,这与人体内感受平和的物质 5-羟色胺水平下降有关。不妨简单加餐,酸奶或能量棒可以补充流失的血糖。作为健康零食,酸奶在保持血糖稳定的同时帮助消化,有益心血管系统健康。下午16:00-18:00 继续工作此时身体和大脑都渐入佳境,工作得心应手,最适合做细致密集的工作,或者安排会议,集思广益等。做完这些后,最好能够花10分钟疏离总结一下当天的工作,收获的创意、积累的经验、以及验证的想法等,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好准备。晚上18:00-19:30 晚餐时光晚餐适合安排在这个相对充裕的时间,和家人共同享用,细嚼慢咽,分享各自的工作生活见闻。这段幸福时光是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晚餐宜营养清淡,补充蔬菜和优质蛋白,避免高脂和高碳水食物,同时对一天的营养进行查漏补缺。晚饭最好在睡前至少三个小时完成,否则容易影响睡眠质量。晚上19:30-20:30 运动时间晚饭后,最好避免久坐,可以先做些简单家务,让身体循序渐进。根据体内生物钟,身体的适应在此时达到最佳,不仅感觉器官最为敏感,身体协调能力也最强,血压心率平稳,是运动的最佳时间。你可以根据习惯,选择相对温和的快步走,也可以慢跑、游泳或者力量训练,根据身体状况和需求锻炼,既能消耗热量也能锻炼体能。最关键是,运动时间最好在30分钟-1个小时,长期坚持才有效果。晚上20:30-21:30 投入爱好刷牙可以提前到21:00点,这样就像给神经系统发信号:停止进食。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是关照自己内心的好时机,不妨做些自己喜欢的事,阅读书籍看电影或陪伴家人,让紧绷的神经逐渐放松。不要忘记,此时身体处于轻松的状态,很容易激发好的灵感。因此如果有生活上难解的问题,此时也许会有出其不意的解决方案。晚上21:30 温水沐浴睡前需要30分钟到1小时的准备时间,看书、听音乐等舒缓活动,都有助于让思维从紧张中放松下来。睡前泡个舒缓的温水浴,搭配柔和的音乐和有助睡眠的香薰,能够彻底松弛全身的肌肉和关节,洗去疲惫的同时,有效提升睡眠质量。睡前可以饮用具有催眠功效,且含钙丰富的牛奶,防止夜晚因血钙低而引起的腿部疼痛,保护骨骼。晚上22:00-23:00 卧床休息研究表明,人体最佳睡眠时间是22:00-23:00。有利于身体器官的修复及休息,只有睡眠充足,休息充分,才能保证第二天的精力。注意睡前尽量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因为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影响调节睡眠的「褪黑激素」的释放,不仅容易拖延入睡,还会导致夜间频繁醒来,甚至引发慢性抑郁。而最佳的睡眠温度是23摄氏度左右。好好睡一觉,是世上成本最低,也是最简单的养生方式。当然,每个人的状况不同,有的是「早起鸟」,有人是「夜猫子」,这取决于基因、生活和工作习惯。你可以根据自身状况调整,提前一小时或者推后一小时。只要养成规律,身体会逐渐适应这样的节奏。作息时间表,其实代表我们选择了哪种生活方式,是浑浑噩噩随心所欲?还是按部就班井井有条。其实生活方式对于人生的影响,远超过先天和后天各种外部因素。良好,意味着正确的方向,规律,意味着能够坚持。良好、规律的作息时间,透露着我们能够主动掌控生活,而不是被生活被动支配。愿你能从主动安排作息时间开始,开启更加高效又健康的生活方式。

查看详情

素材推荐

视频素材

文章素材